城市里的农民
更新时间:2015-09-15 14:03 | 字数:1333 字

日子一天天的过。

平淡而又无奇。

每天周而复始的上班,下班。

今天是昨天的重复。

明天是今天的翻版。

比以前强一些的,是两位老人家,果真承包了家庭里的大部分家务。#_#

尹自洁早晨只用拖一下家里的地板。其实,就那么四十来平方米的房子,两张床,一个沙发都占去六平方米了。还能拖多少面积?几分钟的事儿。

晚上下班,也只需要洗她和李天耀两个人的衣服。她们家的衣服,都是手洗的。婆婆说,手洗的干净,不伤衣服。还有一条没说的——手洗的也比较省水。剩余的水可以拖地,留着冲厕所,一点儿也不浪费。

最初家里的菜,还是公公婆婆每天早晨去外面溜达一圈,顺便去市场带回来的。

后来,慢慢的,发现家里一天到晚,总是那么几样菜,在反复的炒。通心菜,生菜,蕃薯叶子,有时是一些萝卜苗。

她有一天没忍住。问婆婆,怎么不买点儿其它的?

那时,婆婆才神神秘秘地,告诉她和自己儿子。

这些菜,是她们老两口,自己种的!

公公和婆婆,居然在城市里,拥有了一小块儿,七八平方米的菜地!真让她不敢相信。

第二天晚上,一家四口散步,走着走着,婆婆往远处一指:“诺,那边儿,咱家菜地就在那块儿。”

还“咱家菜地”,走近一看。尹自洁乐了。

那是小区后面一块空地。几年前就举牌拍卖掉了。

但不知道为什么,开发商一直没有建起楼。

没几年,被围起来的一大块地,野草便越长越高。如同荒野。

附近有些闲不住的老人家,便打起它的主意。不知是谁起头,凿开了一个容人钻进去的洞,就在里面开荒造田,种起菜来。

老人家之间留不下秘密。没事儿的,都在附近坐着扯皮,吹牛的。

一传十,十传百。

慢慢去那儿开地的人就多了。反正,那开发房还没来盖房子不是?

李天耀的爹妈,从湖南老家来到深圳。

虽然以前也不是种田的。

但种田这种东西,又不是什么技术活儿。

跟人借了个锄头,没几天时间,便翻出一块儿地来。再用几根湖南烟跟人拉交情,讨了些种子。撒下去,还真种出活苗儿来了。

这下把两个人乐的呢。

见天去外面买菜,哪一天不得十块钱?深圳的菜不便宜,还动不动受个什么台风影响,冷空气影响,高速公路影响。说涨价就涨价,就拿前几天去买的手瓜来讲。平时都二块来钱一根。那天老婆子没问价。称完一根,人家朝她要四块五。吓得她赶紧说不要了。

问咋这么贵?

说是北方冷空气的影响,什么京珠高速走不动了。好端端的青菜,半路都冻坏在车里。所以运来的,就都涨价了。

这让老两口子心里很不舒服。

现在好了。自己有了一小块地,种啥吃啥。只用没事儿去超市逛逛,哪天看着上肉,后腿肉打特价,六,七块钱一斤的,一次多买两斤,切成块,包成一小包一小包的,放冰箱里冻着,买一次能吃好几天呢。

尹自洁看到那一片的菜地,歪歪扭扭,并不齐整,颇有些各自为政的模样。

婆婆说,这地,得自己翻整。一家就一小块儿,要多了还没有呢。

指着自己种的萝卜苗子,生菜,一株一株的,绿中带着黄。长势真不怎么样。

她说,少了肥。这深圳的土全是黄沙土,哪儿象湖南的红土地,养人,种菜都长得好些。

这不,两口子在家里,把尿偷偷的尿在小桶里。瞅着没人看见。拎过来倒在这儿一个大桶里,兑了水,也远不够浇菜的。

尹自洁看一眼那桶。还是装修时候的立邦漆的大桶。当时刷家里用了几桶漆,剩下的桶,一个都没浪费。

干净的放在厅上茶几边。厅里什么垃圾,都随手往里面扫进去。平时磕个瓜籽,掰个花生的,也是一堆,一扫就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