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校园风云》24 无措之际
更新时间:2015-09-02 19:33 | 字数:3596 字

跟着父亲又跑了几天,这家工地土建快完工了,暂时不需要石灰沙子了,人家的水泥已经有人定下来专供,这就意味着:这个工地,一段时间不能来了。

父亲联系工地供货,基本都是一起拉料的司机介绍,或者熟人提供个信息,自己找上去,给负责收料的工长或者项目经理买上烟酒,人家看看拉来的东西没问题,一般就成了,只要供货没饱和。

打听了一下,县城东南的县技校正在盖家属楼,应该需要大量的沙石,于是第二天早上就拉上了一大车石子,直接向技校奔去。

把着四轮车的方向盘,我无意中看了一下双臂,好家伙,暑假出来风吹日晒雨淋的,有时开车,有时在户外拿着铁锨装车卸车,双臂齐着T恤衫半截袖的下沿,皮肤已经呈现黝黑色,还显出一点粗糙。而袖子里面遮挡的部分,还不是很黑,简直是泾渭分明。中途停车的时候,我在车前的观后镜上照了照,嘿嘿!同样一张黝黑的脸,长长的头发,那里还有一个高中生的模样呢?简直活脱脱的就一个常年在外的打工汉嘛!车继续行进中,父亲说,这个假期你是给家里出大力了,也快开学了,今天拉完你就在县城理个发,我就不给你理了,你也大了,爸爸的手艺,只能对付你们小时候,理发馆的发型新潮,以后你就在理发馆理发吧!

跑一天回到家里父亲也累,不能让他再忙活着给我理发了,我答应了。

还没到县技校的门口,就看到有拉料的车在进出。把车停在门口路边,我和父亲向里面走去。#_#

值班室的门口坐着一个穿白汗衫拿着收音机正在听秦腔戏的老头,父亲走过去招呼了一声,递过去一根烟,打听学校工地要不要沙石。

“嘿!甭提了!来过好几拨像你这样的了!”老头摇了摇头,看了看四周,压低嗓音说:“不行,供料的活,全让校长的大舅子承包了,找的都是自己的亲戚熟人相好的,其他人送不成了!”

哦?难道就这样白跑一趟?

感谢了老头,我跟着父亲正要向门外走,忽然想到应该去里面看看,也耽误不了多大功夫。

工地上是热火朝天的景象。挖的很深的地基坑里正在打桩夯实土层,坑上面四周堆放了钢筋、石灰、沙子等建材,挖掘机在装土,四辆翻斗车奔跑于坑上和施工的地基之间,民工在撒灰铺土,有工长或者技术员模样的人拿着尺子在指挥者。过来一个戴着墨镜抽着烟的中年男子,我赶忙迎过去问工地上还要不要沙子、石灰水泥之类的。

“不要!够了!”那人看了我一眼,继续走路。

“哦!那打扰您一下,您场面上熟,还有没有其他地方需要呀!”我跟着赶紧问了一句。

“其他地方?”那人停下了脚步。“嗯……,秦东电厂二期工程刚开工,你去那里看看,不过离这有点远!”那人抽了一口烟说。

秦东电厂?比起县城是有点远,在东面30多公里以外,不过对我们跑车运货供料的来说,不算啥,可以去碰碰运气!

和父亲一说,父亲也同意,感谢了中年男子,我和父亲走出了技校的院子。

还不到十点,时间倒是早着呢。

父亲开着车,我坐在四轮车左后大轮挡泥板的上面垫子上。

人常说,现在的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时间就是金钱。其实,这信息是最重要的。你有时间,可缺乏最关键的信息,那真是瞎子摸黑,干着急没办法。有时不起眼的一个信息,或者无意中别人的一句话,都有可能很快化解一时的窘迫或困境。远的不说,1935年9月,刚刚在四川懋功会师3个月的中央红军与张国焘所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产生重大分裂,张国焘发生了公然违抗中央指示、顽固坚持南下,、张闻天、周恩来等坚持继续北上,但去哪里还没有定。一天,从旧报纸上获取陕北也有红军的消息后,立即改变原先在川陕甘建立根据地的计划,决定到陕北与刘志丹的红军会合,把红军长征的最后落脚点放在陕北。一条偶然得到的信息,成就了中国革命后续的辉煌。

农民的信息,其实就是非常闭塞和有限的。一般都是靠口头传递,或者广播电视上了解。一次去县城的同学家,第一次发现电视里还有个CCTV7农业频道,我就不明白,农民收不到,不是农民的人却又不喜欢看,这不是资源极大的浪费吗、

很快,就来到县城东30公里以外山脚下的厂矿区。秦东电厂的标志很明显,那就是远远就能看到的电厂高大的高高的烟囱,和*的冒着白气的冷却塔。

向着烟囱和冷却塔的方向开去,中途向路人打听了一下,荷!幸亏问!原来秦东电厂的家属区不在烟囱的方向,而是在北面两公里的地方。

来到家属区门口,在车上就看到这个家属区非常大,南面是已经建好住了人的好几排很气派的家属楼楼顶的太阳能很显眼,北面工地同时在建十多栋楼。要是能一直给这个工地供料,那真是太好了:工期长,需量大,能挣好多钱呢!

在门口停好车,我和父亲向里面走去,同样,先去门口问问。

有提着菜篮子的,带着小孩的,牵着狗的人在进进出出,看起来是里面家属楼的住户。一个戴着标有“治安”字样*圈的中年人正站在门口看着过往的行人。父亲同样递过去一根烟,问了情况,那人接过了,一指工地方向:“你去里面问问,里面工地上有负责的!嗯,听说这几天工地上沙石料有点紧张!”

一听这话,我和父亲对望了一下,不由得很高兴:看来这趟没有白来!

绕过往来车辆和推着砖块、水泥、钢筋和石料的手推车,我跟在父亲后面,在东面围墙边找到了标有“电厂二期家属楼工程指挥部”牌子的几间白色简易房。

向一个出来倒茶叶的小伙子打听情况,小伙子一回头向北面的房子喊了一声“段工长,有人要供料哩!”

一个个子不高、有点胖的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叼着烟,拿着一份报表样的东西走了出来,父亲连忙走过去,掏出笑着烟递上去,说明了情况,那人看了看父亲的烟,又看了看我和父亲,没说话。

到底是要还是不要呢?我和父亲拿不准了,不知这个姓段的工长什么意思。

那人看了看四周,自顾自得走到了距离房子七、八米的地方站住了,回头看了看我们,转过了头在用手指掏牙缝。

我一拉父亲,赶紧靠了过去。

“料呢!说需要也需要,说不需要也就不需要!”停顿了有个一、两分钟,那人开口了。

“那……”父亲张了张嘴,又合上了。

这家伙,在卖关子呀!我明白了。

“叔!你说,怎么才能要我们供料?”我笑着问。

“这个嘛……你们哪的?”胖子抠着牙斜着眼看着我。

“县城西边20公里,老公路北边陈村的!”我赶紧说。

“看你出来跑也不短时间了,唉,小伙子,咋还没学会人情世故呀!”胖子说。

人情世故?一下子,我明白了,我们急于找地方供料,还没来得及买东西送给管事的,这家伙,是要东西呀!

“这个,肯定少不了您的,不会让您白费心的!”我赶紧说。

更多精彩小说阅读请到书*丛*网:www.shucong.com

“这样,你们明天来吧,我今天还有事!”胖子说完,就转身准备离开。

“叔!我们把沙子都拉来了,总不能又拉回去吧,车就在门外,你给个方便,先把这车沙子收了吧?”我赶忙恳求。

“这个不管我的事,我说了,我还忙着呢!”胖子又要走。

“叔!求你了,这一来回100公里呢,你给行个方便吧!”我接着恳求,父亲也满脸的神情。

“唉!这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规!”胖子看了看四周,“要在这里面供料,不能少于这个数!”说着,胖子双手一举,五指叉开,向我们晃了一下就放下了。

“1000?”父亲惊讶的问?

“嗯!”胖子平静的低声应了一声。

“1000太多了,你看能不能少点呀?关键是今天身上没带这么多钱呀!”父亲恳切的看着胖子。

“那没办法,我还忙着呢,你们看着办吧!”说着,胖子一转身,回到了那间简易活动房,“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妈的!你小子够黑的!大热天也不怕热死你,还关门?”我气愤的想。

“附近也没个熟人,借点钱,还差600百块钱,能进这个工地,一千块钱也认了!”一边跟着父亲向外走,父亲回头对我说。

来到大门口,看着满满一车的沙子,这,是开回去呢?还是一个人回去取钱呢?父亲蹲在一旁抽烟,我看着远处高高的烟囱和冷却塔在出神。

冷却塔四周轻轻的升腾着白气,刚才来的时候,看着像轻纱薄雾一样的轻盈好看,现在看着,却感到是一股股的妖气!

目光收回来,再看看身旁院子里家属楼上的太阳能,阳光下反射着亮光,很刺眼。

“陈建东?是你吗?”忽然,有熟悉的女士的声音在喊我,我吃了一惊,回头一看,我们班的薛美卉,正提着一个袋子满脸疑惑的看着我。

“啊!薛美卉!你怎么在这里呀?”真是喜出望外,我差一点去握她的手。

更多精彩小说阅读请到书^丛^网:www.shucong.com

“我还问你呢,你怎么在这里呀?我家就在这里呀!”薛美卉还在上上下下的打量着我,“你怎么成这样了呀?我看着像你,都没敢认,一个暑假,我们的大班长,怎么整的像个农民工一样!”薛美卉还是疑惑的看着我。

哦!想起来了,班里的薛美卉、程海波就是秦东电厂的,今天怎么了,这件事情压根没想起来。

我简单的向薛美卉说明了情况,最后向她提出了借钱的要求。

“反了!这帮可恶的家伙!“薛美卉听了,表情由怜惜变成了愤怒。“你等着,哪儿也不许跑!等着我!”说着,她冲着父亲一点头,修长的身材在急促变换的双腿带动下,高跟鞋“嘎嘎”的踩着水泥地,很好看的扭动着的背影,闪进了家属院。

过了不到十分钟,我和父亲正等着薛美卉送钱出来,忽然,家属院门口,那个姓段的工长急急忙忙的跑了出来。

“哎呀呀!你看看!怎么不早说呢?原来是薛厂长的熟人呀!哎呀!看我这事情弄的,本来开个玩笑,唉……!不说了,赶紧,把车开进去!以后有多少沙石料,尽管拉来,怪我怪我……”

这下,轮到我和父亲发愣了!